基本内容

搜索整理 点击率:4867

“装”,在广东方言里是“诱捕”之意。

装泥鱼习俗主要有四个程序:

一、制作泥鱼笼

(一)结构:成品泥鱼笼的外观呈“鱼”形,由上至下分为笼耳、笼口、笼须、笼身、笼尾5个部分。泥鱼笼长约20cm、直径约8cm,每人每次出行装泥鱼需要带一把泥鱼笼(约150个)。

 

DSC_6988.jpg

泥鱼笼外观

 

(二)用料:泥鱼笼要求轻巧、有一定的柔软度和韧性,因此要选择两年左右竹龄的“粉单竹”为主要材料。(粉单竹是两广及湖南、福建部分地区广泛栽培的优良竹种,竹林产量很高,具有生长快,成林快、适应性强、繁殖易等特点。其秆壁较薄,节平而疏,节间最长可达100cm,属篾用竹种之一,适用于编织精细轻巧的竹制品。)

(三)制作步骤:

泥鱼笼是捕捉泥鱼最主要的工具,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共分为选材、开篾、去囊、刨皮、破篾、拖篾、织笼口、织笼须、起笼身、织笼身、收笼尾和穿笼耳12道工序。

1.选材:选取一根两年左右竹龄的粉单竹,节间距离大概在80cm以上,削去竹枝、竹叶。

 

DSC_5671.jpg

选材

 

2.开篾:先将一根竹子锯成长约40cm的竹段,再将其劈开,破成20条宽约1cm、厚约0.5cm的篾片。

 

DSC_5676.jpg

开篾

 

3.去囊:将一条长约40cm、宽约1cm、厚约0.5cm的篾片表皮朝下平放在腿上,在距顶端1cm处用小刀斜斜地削去竹囊,然后从此处切点开始,用小刀将整条篾枝的竹囊都轻轻揭起,这样篾片便只剩下约0.25cm的厚度。

4.刨皮:将去除了竹囊的篾片平放,用小刀将篾片的两面都轻轻地刨两个来回,增加篾片的光滑度。刨清篾皮后的篾片仅厚0.15cm。

5.破篾:取一条长约40cm、宽约1cm并已经刨清篾皮的篾片,在距顶端约0.5cm处斜斜地削去一个尖角,这一步称为“劈开创口”。然后用左手握住尖角处,右手执篾刀轻轻地将篾枝破成若干细篾条,每条由顶端尖角处向下破到5cm处即止。这道工序对执刀人的手力和眼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不能将篾片一破到底,那样容易中途断裂,而且细篾条的粗细也会极不均匀。一条长约40cm、宽约1cm的篾片根据需要可以破开两种不同粗细的细篾条:一种称为织笼篾,一条篾片可以破出20余条织笼篾;一种称为三绞篾,一条篾片可以破出40余条三绞篾。

 

DSC_5689.jpg

破篾

 

6.拖篾:将顶部已经破开了细篾条(开口长5cm)的篾片表皮朝上平放在腿上,左手握住未破开的部分,右手握住破好的细篾条的后端,两手间的距离约为5cm,然后一手固定、一手拖动篾片,用力将这一段5cm的篾片在同一个平面上呈“S”形拖动,即可让这段篾片顺着已经破好的裂口迅速地分裂。继而用同样的方法将剩余部分未拖开的篾片分段拖开,拖篾时正反两面交替进行,每次拖动的距离都约5cm左右,这样经过7次拖篾后,一条40cm长的篾片即分裂成若干细篾条。

 

DSC_6745.jpg

拖篾

 

7.织笼口:笼口直径约5cm,用织笼篾织成。先用一根篾条绕成一个直径约5cm的圆圈(约食指两个关节的长度),多余的部分在这个圆圈上缠绕若干次,再用另一根篾条在上面顺时针方向缠绕两圈,织成笼口,这个步骤村民们也称之为“打笼圈”。

 

DSC_6760.jpg

织笼口

 

8.织笼须:笼须共22根,每根长约5cm。先用一条织笼篾向下斜穿过笼口,保留5cm左右的长度,将多余的部分折断,再用另一条织笼篾在这根笼须上绕一圈,然后再在笼口上由内向外绕一道,打个结,用以固定这根笼须的位置。用相同的方法依次织完22根笼须,最后一根笼须多余的部分不要折断,将其塞进笼口里的空隙部分,用力拉紧,这样可以起到锁边的作用。随后在距笼口2cm处再用两根三绞篾对笼须的位置进行固定,两根篾条一先一后依次上下交错绞住笼须,缠绕3圈即可,最后笼须下端收口处的直径约3cm,与笼口一起形成一个上大下小的圆梯形,再将多余的篾条用小刀修理整齐,即织成笼须。

9.起笼身:取3根织笼篾,依次从笼口的空隙处穿过,两端对齐拉直,笼口里外的长度各一半。从左至右,用左手将第1根篾条的下端由外向内折向第2根篾条,再将第3根篾条的上端由外向里在第2根篾条上绕一圈,再反折向第1根,然后锁入笼口,抽出其余的部分,将整根篾条在笼口上固定。再取一根织笼篾,用相同的方法穿入笼口,依次类推,将20根织笼篾都织到笼口上,每一条都在与笼口交汇处相互紧扣,整个笼口看起来就象一盆盛开的吊兰。

10.织笼身:笼身外形上大下小,距笼口2cm处直径约为8cm,距笼口15cm处直径约为5cm。起好笼以后,将笼口朝下,任取一根篾条逆时针方向开始编织。左手将第1根篾条轻轻抽起,横向压在第2根篾条上,交错形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这第1根篾条便是泥鱼笼第1个纬线圈的起点。然后右手拇指将第2根篾条由外至内向下压,用食指和中指将第3、第4根篾条反方向分别与第1根篾条交错,再将第1根篾条横向压在这两根篾条上,即形成一个六边形的小孔,这些连接在一起的六边形小孔就组成了笼身的一道道纬线圈,最后形成面。边织边将笼口逆时针方向旋转,1条织笼篾用完以后再用另外的织笼篾须着接口补上,一个完整的泥鱼笼有25道纬线圈,每道经线的高度约0.8cm。从笼口处算起,第5道纬线圈的直径最大,约为8cm,然后边织边缩小,每道纬线圈的直径都递减,到第20道纬线圈时笼身直径仅约5cm。

 

DSC_6752.jpg

织笼身

 

11.收笼尾:笼身织到第20圈开始收尾。3根篾条为一组,先取其中两根相邻的织笼篾绕过纬线同时由内至外向笼身的方向压,让其贴在笼身上,再将第3根篾条挑起,在前两根篾条上绕一圈后穿过笼身往下倒插。然后左手再将第3、第4根篾条同时由内至外向笼身的方向压,让其贴在笼身上,右手将第5根篾条挑起,在前两根篾条上绕一圈后穿过笼身往下倒插。依次类推完成所有篾条的收尾,将多余的部分切断,笼尾即织好,长度在2cm左右。继而将笼尾捏扁,折向笼口的方向即可。

 

装泥鱼1.jpg

 

12.穿笼耳:待泥鱼笼完全织好后,用一条长约40cm的篾条穿过笼口对折,两端对齐,在接口处打个结,再对折一次,将一半穿入笼口,一半由笼口向上拉出,两端同时反方向用力拉紧,便穿好笼耳了。

(四)使用方法

将泥鱼笼笼口对准泥鱼洞口,笼尾捏扁向上折,埋入泥滩中,留出笼耳在滩面以便收集。等到收笼时,轻轻提起笼耳即可将泥鱼笼拿出,将笼尾捏圆,折叠部分自然打开,泥鱼便可由笼尾滑出。

二、制作鱼篓(篓,粤方言读luī)

(一)结构:鱼篓的外观从侧面看呈“笋”形,由上至下分为篓口、篓须、篓颈、篓耳、篓角、篓身、篓底、篓结、篓撑9个部分。

 

6757.jpg

泥鱼篓外观

 

(二)用料:鱼篓需要有较强的韧性和承重能力,因此要选择三年以上竹龄的青皮竹(也是广宁竹的一种,主产于两广和福建、湖南等地,适生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之中,竿高9——12米,竹节平滑,易劈篾,适用于建筑搭棚、打索、编织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作为主要的编织材料。

(三)制作步骤(以大鱼篓为例,小鱼篓的编织方法相同):

鱼篓是盛装泥鱼的主要工具,制作过程共分为选材、破篾、织篓底、打篓结、织篓身、织篓角、织篓颈、织篓口、织篓须、织篓耳、加篓撑11道工序。

1.选材:选取一根三年以上竹龄的青皮竹,削去多余的竹枝和竹叶。

2.破篾:将一根竹子锯成长200cm左右的竹节,劈开后去囊,然后开篾,破出篾条和竹片(去囊的方法与前文所述相同)。篾条只有一种,宽约1cm,厚约0.04cm,长度30cm至200cm不等;竹片有两种,分别长约140cm、宽约1cm,厚约0.5cm和长约45cm、宽约3cm,厚约0.5cm。

3.织篓底:篓底平面为正方形,边长约40cm,用40条(纵向和横向各20条,村民称为20“双杆”)宽约1cm、长约120cm的篾条,以螺纹编织的方法织成,纵向和横向分别以单篾条和双篾条交错穿插编织,每2条穿插而织的篾条之间均留有0.5cm的空隙以方便排水。

 

DSC_6931.jpg

泥鱼篓底座

 

4.打篓结:篓底织好后,取2条宽约3cm、长约45cm、厚约0.5cm的竹片,将两头削薄、削尖,然后从篓底4个角的第2双杆处插入,呈“X”形,这样可以利用对角线的原理将篓底牢牢地固定,还能保持篓底受力均衡。

5.织篓身:篓身高约40cm,正面呈正方形,侧面呈等腰三角形。编织方法与篓底相似,先选取4条宽约1cm、长约140cm、厚约0.5cm的篾枝,分别从篓底4个角的篾片空隙里穿过,底部弯曲后向上对拉,形成篓身4面的基本骨架。然后以这4条骨架为中心,选取事先破好的篾条开始编织,横向织法称为“拉篾”,即一条完整的长约2m的篾条从起点处围着4条骨架绕圈,边织边向上拉,一根篾条可以横向绕3-4圈;纵向的篾条以2条为一组,与横向篾条交错编织,不留空隙,篓身正面须55条左右,侧面则相对较少,20条左右即可。当篓身高度织到与篓底同宽时,篓身即可完工。

6.织篓角:篓身正反两面各有55根篾条,从左右两边各分出12根篾条来编织篓角,将这12根篾条分别前后交叉相对织成边长约为7cm的拱角,将篾条剩余的部分剪去或者塞入篓身内均可,织好的篓角呈菱角样且两边对称,越尖越好。

7.织篓颈:篓颈高约15 cm,直径约20 cm。篓身正反两面的55根篾条,除去两边的篓角后,还剩下中间约31根篾条,用这些篾条织成篓颈。将这31根篾条匀分,2-3条为一组,然后用3根宽约0.5cm的细篾条同时横向缠绕穿插,一边织一边将细篾条拧成麻绳状(这种锁边的方法称为“三绞”),并慢慢向中心收口,最后绞的一根细篾条要塞入已经绞好的篓颈内反复缠绕3圈,以防颈口松脱。

8.织篓口:篓口呈圆形,直径比篓颈稍大,约25cm。篓颈织完后,篓身纵向的篾条还剩下约5cm的长度,用5根宽约0.5cm的细篾条与其横向缠绕穿插(称为“五绞”),缠绕一圈后则开始结尾,将5根细篾条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缠入篓颈中,最后将多余的部分剪去,将篓口锁死。

9.织篓须:篓须是活动的,也有人称其为“篓掩”,呈倒圆梯形,顶部直径介于篓口与篓颈之间,约23cm,底部直径约5 cm。编织方法与泥鱼笼笼须相同,既可方便盛装泥鱼又可防止泥鱼逃脱。

10.织篓耳:选取一条宽约2cm、长约2m的篾条,以篓底中部为轴从底面穿过,顺着篓身侧面一直缠绕到篓角,在篓角处将多出来的部分拧成麻绳状,在篓口与篓角之间反复穿插缠绕7个来回,即成篓耳,在两个篓耳之间穿上麻绳,既可方便携带,又可加强承载力。

11.加篓撑:最后一道工序是加篓撑。在篓底四边分别插入4条宽约3cm,厚约0.5cm、长度与底面边长相同的竹片,这样可以拉开篓底与地面的距离,减少磨损,延长鱼篓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方便在泥滩上拖行。

(四)使用方法:鱼篓根据不同的需要分成大小两种,大的称为“座工”(“座”粤方言读“cuó”。因其座在泥鱼板上,是相对较为固定的工具而得名);小的称为“行工”(“行”粤方言读“hǎng”。因挂在腰间,随身携带而得名)。“行工”(小鱼篓)用来盛装泥鱼笼捕捉到的泥鱼,当储至一定数量后便可倒入“座工”(大鱼篓)内。

三、制作泥板

(一)结构:泥板呈倒“T”型,长约200cm、厚约2cm、宽约30cm,分为底板、泥板头、泥板墩、泥板手4个部分。

 

DSC_6939.jpg

泥鱼板

 

(二)用料:杉木(杉木是杉科常绿乔木,为我国南方特产的速生用材树种。其特点是生长快,产量高,用途广。气候冷暖、干湿变化情况下,它的涨缩不大。不生虫蛀、不易变形。干形通直圆满,木材纹理通直,材质轻韧,强度适用。)

(三)制作步骤:

泥板是村民捕捉泥鱼时在滩涂上借以滑行的主要工具,制作过程分为选材、制作底板、制作泥板头、制作泥板墩、制作泥板手5道工序。

1.选材:先要挑选生长期在十年以上的杉木,取其中间直径约25 cm左右、长约200cm的一段。

2.制作底板:将这段杉木锯开,锯成长约200 cm、厚约2cm、宽约30cm的木板,刨平表面。

3.制作泥板头:泥板头是泥板制作最为重要、也最具特色的一道工序。为了方便在滩涂上滑行,底板的前端必须要象船头一样翘起,比地平面要高出5 cm左右。让泥板头适度翘起的方法是火焙:将底板刨好以后,先放入清水中浸泡2-3天,让杉木板充分吸水,以防火焙时开裂。泡完水后,把底板的两头垫高,中部悬空,在下面以文火焙之,火焙点在距底板前端约40cm处。同时分4次往底板上放置石块,每次放50斤左右,让底板在火的烘烤和石头的压力下慢慢下沉,待前端翘起约5°后即停火,至完全冷却后,泥板头即可自然翘起。

4.制作泥板墩:泥板墩是两个长约40cm、宽约30cm、厚约5 cm的长方体,安装在距底板前端约75 cm的位置。在2个泥板墩的中间分别挖出2个3.5 cm×2 cm的方形小孔,便于插入榫头,让扶手在泥板上更好地固定。

5.制作泥板手:泥板扶手的主要作用是方便村民捕鱼时更好地掌控泥板滑行的方向,一般高约70cm(根据各人的身高而定),由3条直径为5 cm的圆柱体木棍组成。其中2条长约80cm的木棍底端刨成榫头的形状,垂直地插入泥板墩中,另1条长约30cm的木棍呈90度直角横架于2条竖棍之上,也用榫头加以固定。

 

DSC_6831.jpg

木匠制作泥鱼板

 

(四)使用方法:为了避免陷入淤泥中,村民要借助泥板在滩涂上滑行,使用的时候双手扶着泥板手,单脚站或跪在底板上,另一只脚作为动力脚在滩涂上向后撑,推动泥板前行。

四、捕捉泥鱼

(一)择日:乾务镇因位于珠江出海口,受大海潮汐的影响。乾务镇的村民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中发现,这里的潮水水位每天都有两次涨落,每15天为一个周期。一般农历初一前和十五后的退潮期时间都是在上午7点至11点,白天退潮期最长、水位最低、露出水平面的滩涂面积最大、泥鱼活动最频繁,也最适宜捕捉。

(二)选滩:由于泥鱼生活的水域要求咸度在5‰左右,藏身于泥洞中,以藻类植物和腐植质为主要食物。因此,有经验的村民会选择咸淡水交界、平整、开阔、表面光滑、湿润、富含藻类植物的浅水滩涂来捕捉。

(三)捕捉泥鱼:共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看、放、等、收。这四个步骤与泥鱼的生活习性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看”:村民通过观察泥鱼在滩涂上爬行的痕迹判断可能有泥鱼藏身的泥洞。判断的技巧有三点:一是看痕迹的花纹,泥鱼身上有细小的鳞片,体侧有一对小鳍,在滩涂上滑行时,通过双鳍和尾部支撑身体向前移动,会留下一条独特的痕迹,略看起来近似一串连在一起的“小”字;二是看痕迹的深浅,洞口的痕迹较深,就说明泥鱼刚刚进洞;三是看痕迹的长短,一般痕迹长度在30 cm左右的洞口就会有泥鱼藏身。

 

DSC_2024.jpg

 

“放”:先把泥鱼笼笼尾捏扁折叠起来,把笼口对着已经判断有泥鱼的洞口放好,再用泥巴把笼尾压住以防鱼笼翘起,然后用泥浆将鱼笼约三分之二的部分都遮盖住,留出笼耳作为标记以方便收笼。因为在滩涂上活动的小鱼小蟹很多,各种洞口也不尽相同,泥鱼洞的辨认需要一定的技巧。有经验的村民在滩涂上放置泥鱼笼一般判断都会比较准确,但需要一定的时间,每次放完一把泥鱼笼(150个)大概要三个小时左右。

 

DSC_2059--调.jpg

 

“等”:泥鱼因为体积很小,为了避免被海浪冲走,它们在涨潮时一直都藏身在泥洞里。退潮后大面积的滩涂露出水面,它们便从洞里钻出来觅食,并呼吸新鲜空气,每个泥洞里最多只有两条泥鱼,从进洞到下一次出洞的时间一般在30-40分钟。以放50个鱼笼为例,每一次从放笼到起笼,大概要等一个小时。当第50个鱼笼放完时,第一个放下去的鱼笼就可以开始起笼收鱼了。

 

DSC_2063--调.jpg

 

“收”:收笼,也可以称为起笼。泥鱼笼放置一个小时后,村民们便要将它们一一收回,收笼的时候要按照放笼的顺序,先放的先收,后放的后收。收笼的时候用手轻轻地提起笼耳,将泥鱼笼从滩涂里拿出来,一手握笼口,一手握住笼尾将鱼笼上的泥浆甩掉,然后将鱼笼尾部对准腰间的小篓,轻轻地将笼尾捏圆,这样折叠部分自然打开,让泥鱼毫不受损地滑进腰间的小篓里。

 

DSC_2159--调.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