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搜索整理 点击率:3166

民国二十二年印制的《黄氏族谱》中记载,黄氏始祖黄由带领族人“由福建蒲田迁入广东。”黄氏定居斗门荔山村从元朝中期十四世纪上半叶开始,有对联为:“六百年风雨,元朝初创明清硕望民国共和青山碧水依旧在;三十代芳华,香山首科伯侄翰林父子同举文韬武略百世传。”荔山村是斗门乾务黄氏的发源地之一,乾隆中叶,荔山村黄怡大等人由荔山迁出并新建虎山村。其子孙黄元亨、黄子常带领族人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发明了装泥鱼的传统习俗,并传授与邻村的黄氏兄弟,造福了子孙后代,其名被录入了黄氏历史祖宗芳名列,在《黄氏垂裕堂家谱》中有记载:“居正源深及国宗,锐固存礼仁孝翁。智刚文瞻允阁祖,惠卿元亨子常公。”

清乾隆三十年间(1765年),因为当时的虎山村农田稀少,出门便是海,黄元亨和村民们一起,为谋生计经常要出海捕鱼,后来他们发现每逢农历初一前和十五后的海水退潮期,近海的滩涂上都会有很多小鱼,捕其食之,肉味极其鲜美。每逢圩日,村民们便把捕到的这些小鱼拿到集市上出售以换取粮食谷物,周边村庄的村民购买量最多,他们往往会将大批的鱼贩运至中山、江门、新会、台山等地区,成为当时非常重要的一种贸易形式。

 

未标题-1.jpg

80年代乾务村民装泥鱼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版的《香山县志》(本衙藏版)卷十四中对这种不知名的小鱼进行了一段准确的文字描述:“弹流鱼即田流鱼,一名花鱼,一名七星鱼。色灰黑,长三四寸,身有花点,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为花鱼长期在滩涂上活动,体表颜色与海泥接近,所以乾务镇虎山村一带的村民习惯把“花鱼”称作“泥鱼”。

由于泥鱼经常在泥洞里出没,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尝试过抓泥鱼(直接用手在滩涂上捕捉)、踩泥鱼(赤脚在泥鱼洞口附近的浅滩上踩踏,让泥鱼受到挤压力和震动逃出洞口)、整泥鱼(“整”,粤方言,捉弄之意。即用一种顶部架空的网状工具在滩涂上大面积捕捞)、叉泥鱼(用鱼叉来刺杀泥鱼)等多种方法来捕捉泥鱼,但总是收获甚微。后来,为了捕捉到更多的泥鱼,村民们慢慢地摸索出了一种通过编织泥鱼笼来进行捕捉的方法,那就是“装泥鱼”。这种方法在斗门区乾务镇虎山村、荔山村、马山村、网山村、大海环村和石狗村广为流传,并渐渐成为当地极富地方特色的一项传统习俗,至今已有240多年的历史。

虎山村今年已90岁高龄的黄长九老人的家中至今还存放着一套早期的装泥鱼工具,由他的祖父在民国20年(1931年)传下来,已经见证了五代人装泥鱼的历史。黄长九老人自幼便跟随家人外出捕鱼,熟悉装泥鱼的整套工序,传承人黄炎兴的技艺便是得自于他的亲传。后来在长期的滩涂劳作中,村民们还用土制黄麻布缝制了类似雨靴的多层底蚝袜,以保护村民的双脚不被滩涂上的蚝壳割伤。从织泥鱼笼到织鱼篓、做泥板、制蚝袜、捕泥鱼,整套装泥鱼习俗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