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搜索整理 点击率:1345

乾务曲艺社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当时乾北村喜爱音乐弹唱的村民,自发组织了一个弹唱团体叫做“调雅乐”,吸引了三乾的音乐爱好者纷纷参加。后来更名为“广雅堂”,利用晚上时间练习弹唱,并增置锣鼓柜。1914年,乡人梁文炎等人组织“醒世社”,创演配合时代潮流的宣传话剧,并联合“广雅堂”成立“移风社”全男班粤剧团。四十年代初,以乾务光汉学校校友会分立的民锋、天雷体育社组织天雷音乐社,除购买常用的传统乐器之外,还不惜重资购置吉他、洋琴、小提琴、竹琴、色士鼓、京锣钹等乐器,曾以集体创作的粤剧《普天同庆》庆祝抗日战争胜利。1957年,乾务乡的粤剧爱好者自发组织“乾务文娱组”,后又更名为“乾务业余粤剧团”,到各村落巡回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荔山业余粤剧团光绪年间创立时叫“龙雅堂”,始建于光绪乙未年(1895年),经历120多年的风雨。期间三易其名至今仍薪火不辍,从中可管窥中国的百年变迁、粤剧的百年起伏。解放后改为“荔山业余粤剧团”,广泛开展粤曲演唱活动。文化大革命的骤然而至,使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荔山业余粤剧团改称“文化革命宣传队”,并且排练了极有革命色彩的《三借红砖》、《颗粒归仓》等粤剧,传统的剧目十年里几乎没有上演过。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这类红色粤剧也就被束之高阁,荔山业余粤剧团被允许重新演出传统剧,粤剧也就进入了第二个春天。文革结束后又重新命名“荔山业余粤剧团”,直到现在。

据剧团资料记载:(龙雅堂)声扬斗新,誉满黄梁,当时艺苑,可称佼者。当时村里几乎所有人都能哼上一段粤剧,干农活时、聚会时都要唱一嗓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乾务镇委镇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粤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