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搜索整理 点击率:775

一、生长习性

    禾虫属于多毛类环节动物,又称沙蚕,学名疣吻沙蚕。其形体像小蜈蚣,长约3至6厘米。在早晚两造水稻孕穗扬花时破土而出,故名。

    由于禾虫大量生长在濒临南海的咸淡水交界的稻田里,因此,潮水能到的禾田就有禾虫。它在稻田的表土层里,以腐烂的禾根为食,大量生长在禾根深处,在人们看来是“沤”出来的。特别在某些合适的天气,如天空有红云出现的闷热天时,禾虫繁殖速度极快。斗门当地俗谚有云“天红红,沤禾虫”。

    禾虫在成熟后,变成异沙蚕体,从栖身稻底生活改为浮游,在农历初一前、十五后潮水涨的晚上快速游动一定时间后,产卵排精。禾虫离开禾根,随水位上涨,浮游在稻田和河涌的水面,密密麻麻,成群结队,它们交替变换着浅红色、乳黄色和绿色,鲜艳闪烁,顺流浮游入大海,成为海中鱼虾的美食。

   

    二、捕捞季节

禾虫捕捞季节性很强,每年农历三、五、八月份才大量出现几次,像农作物一样,也有“造”的。粤方言的“造”,原指农作物收成的次数。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文语·土言》:“一熟曰一造。”较早捕捞到禾虫的,是在农历三月,时值黄瓜上市,称“黄瓜虫”。四月正当荔枝扬花结实期,所以又叫“荔枝虫”。但以农历五月,尤其是八月份的初一、十五较多。逢初一(朔)、十五(望)“水头起”(潮涨),河涌“水大”(水涨)漫入稻田,无数长在稻底的禾虫浮游起来,又随“水干”(潮落)流出禾田、河涌时,捕捞者就抓住这个时机,守候在稻田和河涌以及水闸的出口处,手急眼快大“装”(捕捞)禾虫。如果遇上红云细雨、变化异常的天气,禾虫最多。过去禾虫多时,一人一次可捞上百斤,甚至更多。但不及时捕捞,禾虫则随着退潮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成为海中鱼虾的美食。

   

    三、捕捞操作

(一)准备工具:

    1.禾虫箩:即捕捞禾虫的密网袋。

2.竹篙:若干,用来插入河沟淤泥以固定禾虫箩。

3.小绳子:若干,用来固定禾虫箩以及绑住禾虫箩尾。

4.农艇:一般为7桶或9桶艇。

5.禾虫筐:盛莲洲禾虫用。

6.电筒:夜间照明用。

 

(二)放置禾虫箩

    这里以在水闸莲洲禾虫为例。一般是退潮前(晚上9时许)就要赶赴预先选择好的水闸,用农艇载人在闸口外把禾虫箩装置在出水口处,再用竹篙系紧禾虫箩,并将竹篙插牢,以保证禾虫箩固定牢靠,因为大量禾虫随水漂流进网时,其冲力很大。禾虫箩需放置多少个,要视水闸宽度而定。放置时既要使禾虫箩口的上缘略高于水面,又要将箩口的底缘放置到潮水基本退去时的深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把禾虫装进禾虫箩里,减少禾虫漏网。

 

(三)“起闸”捕捞禾虫

观察围内、围外水位的变化,待退潮到一定程度时,适时将水闸门升高1/3左右,让围内的水慢慢流动,这时藏在禾根底下(或滩涂里)的禾虫就会随着水流慢慢地钻出来,成群结队的漂浮于水面,随流水游向闸门,被装进预置的禾虫箩里。

 

(四)“起箩”卸禾虫

     大约至凌晨零时许,这时潮水已经退得差不多了,成熟的禾虫也就基本上都从禾根(或滩涂)钻出并随水飘进禾虫箩里,是“起箩”的时候了。等到拉起沉甸甸的禾虫箩时,箩网里已装满了禾虫。将箩尾解开后,禾虫就被卸进一个个预先备好的                                                     箩筐里。待清除筐里的杂草并分拣出其它鱼虾后,筐里的禾虫就可以上市待沽或交由厨师烹饪了。

   

四、禾虫美食

禾虫,可煲、蒸、煎、煮、炸、炒、焖、炖。传统经典的吃法有:烘烤禾虫、生炒禾虫、瓦钵仔炖禾虫、 猪腩花生眉豆

煲禾虫等。禾虫多,吃不完时,还可捣烂,一层禾虫一层食盐的,用埕腌制“禾虫酱”,作为下饭的咸菜;又可晒干成“禾

虫干”,以便贮藏常年食用。

   这里试举两例传统的禾虫美食烹制作方法:

1.烘烤禾虫

先将生油往禾虫盘中淋,稍后加入盐粉,令禾虫爆浆。随后加入打散的鸡蛋、新会陈皮、榄豉,用瓦盛装后隔水蒸熟。稍后连烘烤至略闻焦味即止,这时撒上胡椒粉,奇香扑鼻的仔禾虫便可上席了。

    2.生炒禾虫

先把禾虫“飞水”,放入锅中用文火烘干水份,再以猪肉粒、冬菇丝等食材和调料用慢火炒,这样禾虫既不会爆浆,每条禾虫都金黄干身,而且味道原汁原味,十分鲜美可口。

此外,还可以制作成禾虫干、禾虫饼、禾虫酱。

1.禾虫干:将新鲜禾虫直接晒干备用,可煲汤食用;

2.禾虫饼:用碗盛装禾虫放在烈日下,待基本成型后翻转碗将禾虫倒在竹笪(竹皮编织的带有小孔的块)或禾塘(晒谷场地)上面晒干备用,可煲汤食用;

禾虫酱:用碗将禾虫和粗盐按2:1的比例放进空酒埕,接着用布块裹住大米绑成埕盖,再将埕盖封好埕口,放置室内半年后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