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渊源

搜索整理 点击率:1809

斗门锣鼓柜(又称八音柜),有着300多年漫长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在悠久的岁月中,经历了产生、形成、成熟、沉寂、恢复、发展和创新等几个时期。

1.产生:斗门锣鼓柜最早以“八音”形态出现。明朝天启年间,斗门乾务镇乡民梁国栋任江西省彭泽县令时,为官清廉、严明,爱民如子,深得人民的爱戴与称颂,被誉为“铁面梁公”。后来,梁国栋深感明朝廷腐败无能,加上思乡心切便辞官返乡。回乡时,从江西省仿铸“江西飘色”的关键部件¾¾三支色棍带回家乡乾务,每年进行飘色巡演。为了让飘色表演的气氛更热烈,便邀请了乾务“八音”队在巡演时排在飘色队前面开路一同表演。据《香山县志——同治》记载:“正月灯节添丁者,挂花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曰开灯,亦曰挂灯。约俟清明,则焚之。曰结灯采访册。元宵灯火装演故事,游戏通衢。舞者,击鼓以三为节,歌者,击鼓以七为节。又春宵结队,彼此酬畣,曰唱灯歌,又曰唱鹤歌采访册”。

2.形成:八音队为了在外出活动时便于摆放锣鼓等部分乐器,制造了柜子。清朝末期,这一活动形式在斗门许多乡村相继开展起来,被统一称为锣鼓柜。后有文字记载:“锣鼓柜,是流传于珠三角一带的群众性音乐活动形式。由于锣鼓柜表演形式灵活,是民间自娱自乐的音乐活动之一,其活动形式又适合流动游行表演,一个锣鼓柜就等于一个流动舞台,气氛至为热闹。这是一种只奏不唱的音乐演奏形式,表现特定的戏剧场面或演奏牌子曲和小曲”(《佛山秋色艺术》)。

3.成熟:清朝光绪末年(1903年),在斗门五山的南山里(现新村),陈奕典、陈宝来发起组建了“精雅音乐社”。当时有十多人参加,并合力建了一间茅棚做为活动场所,名叫锣鼓寮,还聘请了外地师傅和陈宝来一起执教。为方便在室外活动中摆放乐器,又制造了一个锣鼓柜,从此,参加学习的人逐渐增多,附近乡村的爱好者也参与其中,队伍进一步壮大,事业兴旺。

4.沉寂:“文革”期间,锣鼓柜被定为“四旧”,遭遇毁坏或被迫停止活动。

5.恢复:上世纪80年代,群众文化活动日渐活跃。在当地群众的要求下,由各村热心人士发起,通过各种渠道筹集经费,重新制作和翻新了锣鼓柜。人们购置了乐器,培训了演员,恢复了锣鼓柜的排演活动。

6.发展:1989年—2000年期间锣鼓柜的演出活动较为频繁。各队除在节日进行表演外,还被邀请于当地的婚丧和其他礼俗活动中演奏。如送兵、婚嫁、寿宴等喜庆活动或红白事,也常常被邀请参与表演。1990年10月28日,斗门锣鼓柜应邀参加珠海市建市10周年庆典,接受江泽民、杨尚昆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

7.创新:多年来,斗门区锣鼓柜被邀参与政府的大型庆典或涉外活动、节日旅游景点的助兴表演,足迹遍及珠海城乡、澳门、鹤山、中山、顺德、江门等地。闲暇时间,乐手们也经常开展自娱自乐活动。还常与飘色队合作于节假日在当地或周边地区大型文化巡游活动中表演,或在旅游景区与游客见面。在每年一度的市、区元宵民间大巡游中,还不断更新了表演形式,与斗门水上婚嫁习俗等其他非遗名录一起表演,深受各界群众喜爱。